菊花(唐代:李商隐)

 

 

暗暗淡淡紫,融融冶冶黄。陶令篱边色,罗含宅里香。几时禁重露,实是怯残阳。愿泛金鹦鹉,升君白玉堂。

陶令篱边色,罗含宅里香。

菊花(唐代:李商隐)

 

 

暗暗淡淡紫,融融冶冶黄。陶令篱边色,罗含宅里香。几时禁重露,实是怯残阳。愿泛金鹦鹉,升君白玉堂。

陶令篱边色,罗含宅里香。

寿族叔凤山七十

首页    经典探究    寿族叔凤山七十

 罗洪先

罗含有后重家声,往向深山岁几更

身谢儒冠缘肖子,庭分宾席少难见。

结庐不计频移径,种树还因识养生;

怪是菊花开独晚,故留尊酒纵情闲。

——《念菴文集》卷二十二

解析

《寿族叔凤山七十》是明代学者罗洪先为祝贺其族叔凤山七十寿辰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诗中通过对族叔隐逸生活的赞美,展现了其高洁品格和养生之道,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:

罗含有后重家声  

典故:"罗含"指晋代名士罗含,《晋书》载其"致仕还家,庭中忽自生兰菊",象征德行高洁。此处以罗含喻族叔,赞其继承家族声誉。  

开篇点明族叔作为罗氏后裔,延续家族声望,暗含对其德行的肯定

往向深山岁几更  

字面:隐居深山已多年。  

深意:通过"深山"意象暗示族叔选择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,"岁几更"体现其隐居之长久与心境之恒定。

身谢儒冠缘肖子  

关键词:"谢儒冠"指放弃科举仕途;"肖子"即孝子(《礼记》"贤者子孙谓之肖")。  

族叔为尽孝道(或培养贤子)主动放弃功名,展现传统士人"修身齐家"的价值观。

庭分宾席少难兄  

对仗:"身谢儒冠""庭分宾席"形成因果关联。  

深意:家中虽宾客稀少(暗示不慕权贵),但族叔仍以礼待客,"少难兄"或暗指其品德在兄弟中尤为出众。

结庐不计频移径  

用典:化用陶渊明"结庐在人境",但更添超然——隐居之处多次变更路径,体现随遇而安的心境。  

哲理:通过居所路径的频繁改变,暗喻人生道路的顺应自然。

种树还因识养生  

双关:表面写植树活动,实则暗用《庄子·逍遥游》"大椿以八千岁为春秋"的典故。  

深意:将种树与养生之道结合,体现道家"道法自然"的思想,赞美族叔深谙生命真谛。

怪是菊花开独晚  

象征:菊花常喻晚节,陶渊明"采菊东篱下"赋予其隐士内涵。"开独晚"既呼应七十高龄,又暗赞其晚年德行之芳醇。  

手法:以""字制造悬念,引出下文哲理。

故留尊酒纵情闲  

收束:点明寿宴场景,但超越俗套的祝寿语。  

意境:菊花为酒杯留香,将隐逸之趣与寿诞之庆融合,展现"纵情闲"的生命境界。

主题思想

全诗通过深山、菊酒、移径、种树等意象,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、深谙养生之道的隐士形象。诗中融合了儒家孝道("缘肖子")、道家自然观("不计频移径")和士人精神("重家声"),最终在"纵情闲"中达到儒道合一的境界,体现了明代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

【注】

1.凤山:古人常以居地山水为号,"凤山"既可能是族叔隐居之地,亦暗含"凤栖高岗"的赞美。  

2.七十寿辰:古代称"古稀",但诗中未言老迈,反以"菊花开独晚"赋予其积极意义,手法高妙。

此诗堪称明代寿诗中的佳作,将应酬之作升华为生命哲理的咏叹,展现了罗洪先作为"江右王门"理学大家的深厚学养。

2025年3月14日 09:04
浏览量:0
收藏